佛山1.5L茅台酒回收实时报价
碎沙酒:即用粉碎的高粱酿出的酒称为“碎沙酒”,“碎沙酒”生产周期短,出酒率较高,品质一般。其不需要严格的“回沙”工艺,一般烤二三次就把粮食中的酒取完。翻沙酒:用捆沙酒第九次蒸煮后丢弃的酒糟再加入一些新高粱和新曲后酿出的酒称为“翻沙酒”,其生产周期短,出酒率高,品质较次。窜香酒:用捆沙酒第九次蒸煮后丢弃的酒糟加入食用酒精蒸馏后的产品,产品质量差,成本低廉。市面上出售的几元到二十几元一瓶的酱香型白酒,基本都是这类产品。
系列酒主要有茅台王子、茅台迎宾、贵州大曲、赖茅、华茅、王茅、汉酱、仁酒,茅台酒举世闻名,然而茅台系列酒在价格、知名度上远不能跟茅台酒相提并论。茅台系列酒是为了满足市场需求,同时打造价格相对亲民,老百姓都能喝得起的酱香酒,才推出来的。于1999年推出第一款系列酒的茅台王子酒,之后其他系列酒相继推出。
从1985年前后开始,贵州茅台酒(包括“五星”茅台和“飞天”茅台)陆续将使用了20年的塑料盖改为铝制螺旋盖,并一直持续到1996年,1986年后期,内销茅台酒取消棉纸包装,取而代之的是纸盒包装,这一时期的茅台酒被称为“铁盖茅台。从1996年开始,茅台酒铁盖又换成了塑料盖,“铁盖茅台”的称呼存在。但“铁盖茅台”的出现,让茅台多了一份时代感的气息。酱茅,是一种的存在。酱瓶茅台酒是的存在,茅台酒中的贵族。尤其是80年代酱瓶茅台酒(又俗称为“黄酱”和“黑酱”),为当年国宴或国家特用酒,成为国宴特需用酒,从此拉开了“特需茅台”的序幕。
之后,在1979年的第三次全国评酒会上就正式明确了酱香型白酒的这种香型和工艺特点。酱酒的核心工艺是回沙工艺,大家还有印象的话,应该记得前面我说过酱酒生产的第二次下沙叫“糙沙”,糙沙香赔蒸出的酒称为“糙沙酒”。酒质甜味好,但冲、生涩、酸味重,它是每年生产周期中第二轮酒,也是需要入库贮存的次原酒,糙沙酒头应单独贮存留作勾兑,酒尾可泼回酒赔重新发酵产香,这就叫“回沙”。以后的几个轮次钧同“回沙”操作,分别接取三、四、五次原酒,统称“大回沙”,其酒质香浓味好,无邪杂味,第六轮次发酵蒸煮出的酒称为“小回沙”,酒质醇和味长,但有糊味。第七次蒸煮得的酒为“枯糟酒”,味苦,糟味浓,第八次发酵蒸煮得的酒为丢糟酒,焦苦味重,一般作尾酒,经稀释后回窖发酵,总之,以茅台酒为代表的正宗酱香型白酒,除了上述工艺特点和要求以外,离开茅台镇就酿造不出来,对环境资源的要求苛刻,这也是为什么酱香型白酒普遍比其他香型白酒卖得贵的一个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