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头马XO回收最新报价
黑酱茅台的出现,晚于黄酱。从1985年初到1986年,人民大会堂和钓鱼台国宾馆特需茅台酒采用深酱酒瓶,行话“黑酱”。飞天茅台酒从原料到成品,需要五年时间,主要有下面五步:选料、制曲、制酒、贮存与勾兑、检验与包装。酿造茅台酒用的主要原料俗称红缨子高粱,是当地生产的糯性高粱。该高粱的支链淀粉含量比外地高粱高三分之一,高达88%以上。高粱中存在两种淀粉,支链淀粉和直链淀粉。支链淀粉含量高的高粱,与直链淀粉含量高的相比,更难溶解,难霉解,发酵的时间较长,不易老化,适合于酱香型白酒工艺。
酒瓶不仅仅是盛酒的容器,也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工业发展信息。茅台酒瓶发展革新的过程,也间接反映了中国制造业技术升级迭代的过程。中国是陶瓷文明古国,茅台一开始使用的也是土陶瓶。建国初期,中国的制造业基础仍然十分薄弱,在世界制造业中所占的比例仅为2.3%,现代化工业则近乎于无,茅台镇的酒瓶制造工艺更是相当落后。
目前收藏热门的是“葵花牌”茅台酒,长风拍卖曾创下过两瓶60年代末和70年代初的葵花茅台成交价为63.84万元的成交记录,歌德拍卖的“中国名酒”拍卖专场也拍出了多件颇具特的“葵花牌”茅台酒。贵州茅台酒(葵花牌)这瓶1967年的“葵花”茅台,正是首批出口之一。它的外包装纸上印着“中国贵州茅台酒”的红字迹历经四十多年依然鲜艳如初,显然是因为当时使用了彩油墨印刷的结果,黑的日期清晰可辨,将这瓶酒的出厂年代定格在:1967年6月19日。连瓶一千余克的重量,表明瓶内的原液尚存接近一市斤。红的飘带,严密的封口,这几近品相似乎在说:“葵花宝典”一出手,“三大”绕着走!
沙,指的是本地红糯高粱。特点是粒小、皮薄、耐煮等,作为粮食,不好吃,但作为茅台酒的原料,独一无二,不可替代。“下沙”,指的是投放这种制酒的主料高粱。“下沙”的步是“润沙”,即用开水(100度左右)清洗数遍,目的一是洗去渣滓,二是让高粱吸水。把“润沙”后的高粱上甑蒸煮两小时,然后散在地上“摊凉”,之后开始加曲,茅台酒的曲沙比例大致为1:1,但酒曲要分9次加入,而每次加曲的数量,并不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