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奥松红酒回收最新价格
贵州茅台酒独产于中国的贵州省遵义县仁怀镇,是与苏格兰威士忌、法国科涅克白兰地齐名的三大蒸馏名酒之一。它具有色清透明、醇香馥郁、入口柔绵、清洌甘爽、回香持久的特点,人们把茅台酒独有的香味称为“茅香”,是我国酱香型风格最完美的典型和代表。
在每年重阳节前后开始投料,次年重阳节前结束,制酒时间刚好一年。期间有两次投料,次叫下沙,第二次叫造沙。茅台镇当地人把红缨子高粱称为沙,因此下料也叫下沙。第二次的下沙称造沙,即向入窖发酵了一个月的酒糟里,按照1∶1的比例,加入新的高粱,再次蒸煮、摊凉、加曲,堆积发酵,入窖发酵。在前两次蒸煮原料中,都不取酒,直到1个月后,第3次蒸煮结束才开始次取酒。然后,再进行摊凉、加曲、收堆、下窖、蒸煮和取酒的流程,如此循环,每月一次,直至第七次酒取完后才开始丢糟。
到了宋代,“茅台酒”一词就开始出现。发展到元朝,茅台村落出现。到了明代,便因为茅台村的地名正式有了“茅台烧”、“茅台春”的酒名。清朝时期茅台镇酒业发展繁荣,有诗云:“蜀盐走贵州,秦商聚茅台”,至嘉庆、道光年间,茅台村酿制茅台酒的烧房已经有数十家。清嘉庆《仁怀县志》中赞誉:“城西茅台村制酒,全黔称”,道光《遵义府志》中载:“茅台酒、仁怀城西茅台村制酒,黔省称,其料用纯高梁者上,用杂粮者次。制法:煮料和曲即纳窖中,弥月出窖烤之,其曲用小麦,谓之白水曲,黔人称大曲酒,一日茅台烧。仁怀地瘠民贫,茅台烧房不下二十家,所费山粮不下二万石。”
贵州茅台酒(葵花牌)“葵花牌”茅台,起用于1967年,到1975年止,只存在了8年。那么这1978年的“葵花”又是从何而来呢?据记载,1978年茅台酒厂在整理仓库时发现了一批当年使用剩余的“葵花”商标共计25万8千张。由于其印刷为乃至舍不得扔掉,于是用于内销茅台上。也就是,这批酒的正面使用葵花商标,背面依然使用正在使用的“三大”背贴。所以,这种茅台被坊间称为“三大葵花”。与此同时,内销“五星牌”茅台正标依然使用。这种商标的瓶装茅台酒大致占当时茅台酒厂国内瓶装量的20%,这年的茅台产量约1000吨。如今,四十多年过去了,能见到1978年的“三大”茅台酒已经很不易,其中又占五分之一的“三大葵花”,茅台酒更是凤毛麟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