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兔年茅台酒回收价格公道
黑酱茅台的出现,晚于黄酱。从1985年初到1986年,人民大会堂和钓鱼台国宾馆特需茅台酒采用深酱酒瓶,行话“黑酱”。飞天茅台酒从原料到成品,需要五年时间,主要有下面五步:选料、制曲、制酒、贮存与勾兑、检验与包装。酿造茅台酒用的主要原料俗称红缨子高粱,是当地生产的糯性高粱。该高粱的支链淀粉含量比外地高粱高三分之一,高达88%以上。高粱中存在两种淀粉,支链淀粉和直链淀粉。支链淀粉含量高的高粱,与直链淀粉含量高的相比,更难溶解,难霉解,发酵的时间较长,不易老化,适合于酱香型白酒工艺。
酒瓶不仅仅是盛酒的容器,也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工业发展信息。茅台酒瓶发展革新的过程,也间接反映了中国制造业技术升级迭代的过程。中国是陶瓷文明古国,茅台一开始使用的也是土陶瓶。建国初期,中国的制造业基础仍然十分薄弱,在世界制造业中所占的比例仅为2.3%,现代化工业则近乎于无,茅台镇的酒瓶制造工艺更是相当落后。
文革结束后的1978年,二十万张曾经取代“飞天“牌商标的”葵花牌“注册商标被允许用在内销的酒商。而此时的内销茅台,正标采用”葵花牌“,背标仍然沿用”三大“标,因而藏界称之为“三大葵花”酒,该酒由于仅在1978年生产,因此稀缺而难得。1982年10月左右,五星茅台酒停用了“三大”的背标,三大茅台至此结束,“地方国营”特指1983-1986年期间的“五星牌”内销茅台酒,因其正标有“地方国营茅台酒厂出品”落款而得名。地方国营茅台酒的生产一直持续到1986年9月,茅台酒厂自此将厂名改为“中国贵州茅台酒厂”,“地方国营”从此退出历史舞台。“地方国营”瓶盖顶部有“茅台”字样圆形暗记且外包正红封膜,是一批使用“地方国营茅台酒厂出品”落款、一批使用棉纸包装、一批将540ml作为标准酒瓶容量的茅台酒。
1953年,茅台酒开始向国外销售,商标图案也改由金麦穗和红五星组成。麦穗在外,五星居中,注册商标为“车轮”牌,即现在“五星”商标的前身,寓意茅台酒是新中国工农联盟的结晶。但在当时历史条件下,这一商标图案被国外一些反华势力视为“政治商标”,因而受到一些不应有的歧视。为有利于外销,经原国家轻工部批准,茅台酒外销商标于1958年改为“飞天”商标,图案借用在西方社会影响很大的敦煌“飞天”形象,为两个飘飞云天的仙女捧一盏金杯,寓意茅台酒是外交友谊的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