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高档红酒回收价格较高
麸曲(碎沙)酱香工艺:以粉碎的高粱为原料,用小麦制高温大曲、麸曲、糖化酶(或干酵母)等按一定比例作为糖化发酵剂采用条石筑的发酵窖发酵或地面直接堆积发酵,经发酵、蒸馏、勾调而成的具酱香型风格的蒸馏白酒。该工艺发酵时间短、贮存期短、资金周转快、出酒率比传统大曲酱香工艺高40~50%,被许多中小型酱香白酒生产企业广泛采用。但与大曲酱香型白酒相比酒质尚有一定差距。以传统的大曲酱香工艺和麸曲(碎沙)酱香工艺生产出的原料酒为基酒,按不同比例勾调而成。该工艺被许多酱香白酒生产企业所采用。
酒瓶不仅仅是盛酒的容器,也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工业发展信息。茅台酒瓶发展革新的过程,也间接反映了中国制造业技术升级迭代的过程。中国是陶瓷文明古国,茅台一开始使用的也是土陶瓶。建国初期,中国的制造业基础仍然十分薄弱,在世界制造业中所占的比例仅为2.3%,现代化工业则近乎于无,茅台镇的酒瓶制造工艺更是相当落后。
1966年文革开始后,茅台酒原出口商标“飞天牌”(也称“飞仙牌”)因采用敦煌壁画的飞天图案,有“四旧”嫌疑被决定停用,取而代之的是“葵花牌”。1967年“贵州省茅台酒厂委员会”宣布“葵花牌”正式启用。但一些国家和地区,对“朵朵葵花向太阳”这样的红寓意不太接受,以至于影响了出口的销量。于是1973年,中国粮油进出口公司下文通知将外销茅台由“葵花牌”恢复为“飞天牌”,1975年“葵花牌”全面换标,算来“葵花”只存在了8年。
清仁怀诗人陈晋熙有诗为:“尤物移人付酒怀,荔枝滩上瘴烟开,汉家枸酱知何物,得唐蒙鳛部来”。清代大诗人郑珍也有“橡蚕不自乌江渡,枸酱还从鳛部来”的诗句,都实了早在汉朝以前,仁怀已盛产美酒。酱香型白酒,以茅台镇的为甘洌。茅台镇为黔北名镇,酒文化源远流长,被誉为“中国酒镇”。茅台镇美酒得以名扬中外,缘于其的小气候及地质结构:年平均气温16.3℃,年日照时数1400小时,无霜期311天,年降雨量800—1000毫米,平均海拔高度880米,地处大娄山脉河谷地带,蕴涵的微量元素和微生物群,这一切造就了一个神奇的美酒之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