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江拉塔西红酒回收价格查询
贵州茅台酒(葵花牌)“葵花牌”茅台,起用于1967年,到1975年止,只存在了8年。那么这1978年的“葵花”又是从何而来呢?据记载,1978年茅台酒厂在整理仓库时发现了一批当年使用剩余的“葵花”商标共计25万8千张。由于其印刷为乃至舍不得扔掉,于是用于内销茅台上。也就是,这批酒的正面使用葵花商标,背面依然使用正在使用的“三大”背贴。所以,这种茅台被坊间称为“三大葵花”。与此同时,内销“五星牌”茅台正标依然使用。这种商标的瓶装茅台酒大致占当时茅台酒厂国内瓶装量的20%,这年的茅台产量约1000吨。如今,四十多年过去了,能见到1978年的“三大”茅台酒已经很不易,其中又占五分之一的“三大葵花”,茅台酒更是凤毛麟角了。
系列酒主要有茅台王子、茅台迎宾、贵州大曲、赖茅、华茅、王茅、汉酱、仁酒,茅台酒举世闻名,然而茅台系列酒在价格、知名度上远不能跟茅台酒相提并论。茅台系列酒是为了满足市场需求,同时打造价格相对亲民,老百姓都能喝得起的酱香酒,才推出来的。于1999年推出第一款系列酒的茅台王子酒,之后其他系列酒相继推出。
清朝学者张国华曾经作《竹枝词·茅台村》,其中有云:“一座茅台旧有村,糟邱无数结为邻。使君休怨曲生醉,利锁名缰更醉人。于今酒好在茅台,滇黔川湘客到来。贩去千里市上卖,谁不称奇亦罕哉。”诗中记录了当时茅台村甚多的酿酒烧房和云、贵、川、湘、诸省客商竞相前来购买茅台好酒的盛况。《贵州通志》载:“按黔省所产之酒,以仁怀茅台村之高梁酒佳。郑子尹诗所谓‘酒冠黔人国’也。”所以从这些古籍中记载的情况可以看出,茅台镇酿酒历史的那是相当悠久。茅台酒从早期与整个茅台镇的酿酒业共同进步,到今天成为行业翘楚引领整个地区甚至整个行业的发展。小编相信百年以后,“贵州茅台酒”又将成为“古籍”中的文字记载,我们每个人都将会成为这一记载的见者。
沙,指的是本地红糯高粱。特点是粒小、皮薄、耐煮等,作为粮食,不好吃,但作为茅台酒的原料,独一无二,不可替代。“下沙”,指的是投放这种制酒的主料高粱。“下沙”的步是“润沙”,即用开水(100度左右)清洗数遍,目的一是洗去渣滓,二是让高粱吸水。把“润沙”后的高粱上甑蒸煮两小时,然后散在地上“摊凉”,之后开始加曲,茅台酒的曲沙比例大致为1:1,但酒曲要分9次加入,而每次加曲的数量,并不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