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5斤茅台酒回收实时报价
茅台酒在世界各国都有广泛的影响。从1953年开始通过香港、澳门转口销往国际市场以来,茅台酒出口已遍及世界15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创外汇1000多万美元,成为中国出口量最大、所及国家最多、吨酒创汇率最高的传统白酒类商品。
茅台酒有这几个特点:高温制曲,高温入窖池,高温取酒,低糖化率,低水份入池,低出酒率,低酒精浓度等工艺特点,统称为三高四低。这些要求酿造茅台酒需时长,粮食量消耗量大,轮次多,用曲量大,到一次蒸酒,曲与粮是对等的。茅台酒次蒸酒就能出酒的情况并不多见,一般要到第二次,第三次才产酒。次产的酒是重要的酒,可用来调和酒的味道。第三、第四次的出酒量多,质量也稳定,是用来做基酒的主要对象。第五到第七次的酒,味道比较淡,这时候的酒曲香味却更浓。每年酒厂都会挖一些窖底的泥用来烤酒,这些经过长年累月粮食沉浸的泥块也饱含了酒香,用来调节酒的香气和口味是适合的。但这些窖底酒宝贵,只需用上一点点就够了,用多了则会带有泥土味,反而不美。值得一提的是茅台镇山上的紫沙土,此土是用来作窖底和封泥的佳材料。正是这些内在和外在的细节,符合了茅台酒的酿造条件。当地的地理优势,水源,温度和湿度,空气中的微生物群落等等成就了茅台酒的酱香浓郁,细腻幽雅,留杯持久等特点。
目前,关于茅台酒的早的记载要数司马迁的《史记》了。司马迁在《史记·西南夷列传》中载:“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大行王恢击东越,东越杀王郢以报。恢因威使番阳令唐蒙风指晓南越。南越食蒙蜀枸酱,蒙问所从来,曰‘道西北牂柯,牂柯江广数里,出番禺城下。’蒙归至长安,问蜀贾人,贾人曰:‘独蜀出枸酱,多持窃出市夜郎。’”由此我们看到自番阳县令唐蒙出使南越国起,南越王以枸酱盛情款待,枸酱此时初为汉人所接触,直至传至汉朝皇室,汉武帝饮后赞其为“甘美之”,并将枸酱酒定为了贡品,渐为四方诸国所识。清代仁怀直隶厅同知陈熙晋有诗云“尤物移人付酒杯,荔枝滩上瘴烟开;汉家蒟酱知何物,得唐蒙部来”。
1985年前,特需茅台采用的通常是浅黄釉陶瓷瓶,俗称黄酱。它们的注册商标通常是“五星牌”和“飞天牌”,其中,飞天牌茅台特供酒在国宴中通常作为外国元首饮用之酒,因此在特供酒中级别高。“飞天牌”黄酱和“五星牌”黄酱,外观上有所不同,为出口需要,“飞天”黄酱的正反标签均有中英文翻译,酒标的外观设计更与接轨。而“五星牌”黄酱则无论从版式设计还是字体选择方面,均更加复古传统,可谓各有千秋。